做法與步驟

  1. 1

    均衡即平衡,把人體需要的近50種營養素按一定的質和量,一定的比例構成一個平衡的狀態,不能缺乏,也不能過多。否則都會造成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。既有營養不足的營養性疾病如維生素D 缺乏性佝僂病、缺鐵性貧血等,又有營養過剩和失調的疾病如糖尿病、肥胖癥等。

    兒童的營養原則
  2. 2

    均衡的概念即搭配比例得當,如成人需要的熱能由蛋白質、脂肪、糖類三大物質供給,并非各1/3組成,而是糖占55%~60%,脂肪占 25%~30%,蛋白質占10%~15%。這是根據人體健康的需要量而制定的。如對一個生長發育旺盛的兒童來說,蛋白質的需要比例可能會大于15%~20%。就某種營養素來說,營養素的品種也要全面、均衡。

    兒童的營養原則
  3. 3

    例如給孩子供給的蛋白質要優質蛋白、完全蛋白,要求蛋白質的組成中含有全部的人體氨基酸。食品中奶類、蛋類中卵蛋白、魚類蛋白均屬優質蛋白、完全蛋白。關于脂肪類,多數脂肪酸能在體內生成。但亞油酸、亞麻酸、花生四烯酸等體內不能合成,必須由食物供給。如果缺乏,就會影響人體健康,影響小兒生長發育。所以合理的脂類營養是均衡營養原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亞油酸、亞麻酸、花生四烯酸含量較豐富的食品有大豆油、小麥胚芽油、玉米胚油、芝麻油,以及兔肉、雞肉、鴨肉、豬心、鯉魚等。適量是指數量適宜。既能滿足生活所需,又能保證生長發育之所求,供給等于需求即為適量。這里所說的供給量是實際攝入量。

    兒童的營養原則
  4.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