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(1)黃豆
黃豆性平,味甘,具有健脾實中、潤燥消火、健身寧心、利大腸、治腫毒等作用,對于治療疳積、瀉痢、消瘦、瘡痛腫毒等癥有較好的療效。適宜更年期婦女、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食用,也適宜腦力工作者和減肥的朋友。
消化功能不良、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應盡量少食,因為黃豆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會產生過多的氣體造成脹肚。患有嚴重肝病、腎病、痛風、消化性潰瘍、低碘者則應該禁食。黃豆不宜與豬血同食,否則,會引起消化不良。黃豆不宜與酸牛奶同食,因為黃豆所含的化學成分會影響人體對酸牛奶中豐富鈣質的吸收。 -
(2)赤小豆
性平,味甘、酸,具有健脾止瀉的作用,可用于治療水腫、黃疸、丹毒等癥,產婦食用后可有通下乳汁的作用。因此,適宜各類型水腫的人,比如腎臟性水腫、心臟性水腫、肝硬化腹水、營養不良性水腫等人群食用,也適宜產后缺奶和產后水腫和肥胖癥的人食用。
赤小豆能通利水道,因此尿多之人忌食;被蛇咬傷的人,百日之內也不宜食用。赤小豆不宜與鯉魚同煮,因為兩者都能利水消腫,如果是用于治療腎炎水腫的時候效果很好,但是正常人就應避免同時食用二者,盡量隔幾個小時再食用。 -
(3)綠豆
性涼,味甘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尿下氣的作用,可用于治療熱腫、消渴、熱痢、痛疽、斑疹等癥,對于高血壓、高血脂患者也是很好的食療之品。適宜中毒者、眼病患者、高血壓患者、水腫患者、紅眼病患者食用。
綠豆性寒、涼,素體陽虛、脾胃虛寒、泄瀉者應該謹慎食用。綠豆不宜煮得過爛,以免造成有機酸和維生素的流失,降低清熱解毒功效。同時,綠豆也忌用鐵鍋煮。 -
(4)黑豆
味甘,性平,具有祛風除熱、調中下氣、解毒利尿、補腎養血等作用,能起到清涼和滋補的良效。適宜脾虛水腫、體虛及小兒盜汗、自汗,尤其是熱病后出虛汗者食用;也適宜老人腎虛耳聾、小兒夜間遺尿者以及妊娠腰痛或腰膝酸軟、白帶頻多、產后中風、四肢麻痹者食用。兒童不宜多食黑豆,黑豆忌與蓖麻子、厚樸同食。 -
(5)蠶豆
味甘,性平,微辛,具有益足健脾、利濕消腫的作用,可用于和臟腑調中氣、止血、解毒、健腦等。老人、考試期間的學生、腦力工作者、高膽固醇和便秘者可以多食用。
中焦虛寒者不宜食用,發生過蠶豆過敏者一定不要再吃。同時,蠶豆也不宜與田螺同食。 -
(6)豌豆
含有豐富的膽堿、氨基酸和膳食纖維等營養物質,其中的膽堿對動脈硬化有良好的預防作用,適合高脂血癥和冠心病患者,也適宜缺鐵性貧血和因低鉀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,對糖尿病、心臟病患者也有食療作用。
豌豆不宜消化不良、脾胃虛弱及腎功能不全者食用。豌豆不宜過量食用,尤其是炒熟的干豌豆,過食會引起消化不良、腹脹等。值得特別注意的是,豆類雖然營養美味,但是含有一些有害物質,如抑制劑,能影響胃腸消化;紅細胞凝集素,可引起紅細胞凝集、腹脹、過敏等。在食用這些豆類時,一旦加工、加熱不夠,其中所含的這些毒素不能被破壞,人食用了這種豆類后就會引起食物中毒,就會出現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頭痛、出汗、四肢麻木等癥狀。
因此,為防中毒,應將豆類加熱足夠時間,特別是新鮮的蔬菜豆類,要煮熟燜透,加熱至 100℃,維持 15 分鐘以上,以保證安全。如曾發生過敏,則應避免食用該種豆類。
豆類飲食的常見宜忌
簡介
豆類的營養價值很高,含有豐富的蛋白質,人體所需的氨基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等,這些營養成分是人體生長、發育所必需的,例如蛋白質能維持組織生長,調節生理機能,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及維生素能促進發育、增強記憶,幫助新陳代謝,這些物質與人體免疫功能也有很密切的關系。其所含的亞油酸還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,所以豆類有植物肉的美稱。
END
與你的好友共同分享這篇菜譜
Top10總點擊排行榜
24641蘆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
24262桑椹子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
11833海藻的功效與作用與食用方法
9484炸蛋絲的方法與技巧
8815年輕人多喝花生豆漿有什么好處
7346冷凍肉和新鮮肉相比是否營養
6977一天喝一杯牛奶有哪些好處
6328熱水焯青菜會破壞營養
5499腌菜種類有哪些?
53510香菜如何保存比較好
Top4熱點關注